4月17日起,應安光所大氣光學研究中心王珍珠研究員邀請,俄羅斯科學院大氣光學所Alexander Konoshonkin教授訪問科學島開始為期1個月的學術訪問。
5月9日,在研究院國合處處長董少華等的見證下,安光所副所長朱文越研究員為Alexander Konoshonkin教授頒發了中國科學院國際人才計劃(PIFI)特聘教授證書,并提出:希望未來,俄羅斯科學院大氣光學所與安光所大氣光學中心科研團隊繼續開展合作研究卷云探測相關前沿技術問題,大力推進“中俄大氣光學聯合研究中心”的建設,共同推動激光雷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本次Alexander Konoshonkin教授到訪是該國際合作工作的一部分。
接著,Alexander Konoshonkin教授為安光所科研人員做了題為《卷云光散射的激光雷達應用研究》的分享報告。通過主動和被動遙感手段研究由冰晶顆粒組成的卷云的微觀物理性質是大氣光學中的一個復雜問題。冰晶的形狀和大小多種多樣,是解決光散射問題的重大挑戰,而光散射問題又是開發反演算法所必需的。俄羅斯科學院大氣光學所,長期以來與安徽光機所共同致力于解決這一復雜問題。該合作小組使用物理光學方法成功解決了卷云典型冰粒的光散射問題,開發了光散射矩陣(Mueller矩陣)的便捷數據庫,為開發有效的反演算法提供了可能性,并利于從主動和被動遙感數據中獲取卷云粒子的微觀物理特性。Alexander Konoshonkin教授詳細講解了該算法以及應用情況,并就PIFI項目研究工作進展和計劃進行了展望。會后,與參會人員進行了熱烈討論。
--------
嘉賓簡介:
Alexander Konoshonkin,博士畢業于俄羅斯托木斯克州立大學,現任俄羅斯科學院大氣光學所教授,中科院合肥物質院安徽光機所PIFI特聘教授。在大氣和海洋光學以及激光大氣探測等多個領域具有很深的造詣,主要致力于粒子光散射理論研究和激光雷達探測卷云的理論模型等,曾發表科技論文100余篇。

Alexander Konoshonkin教授做報告

報告會場

頒發聘書

安光所合影